
关注微信公众平台

忙里偷闲,这个周末作为一个自由人出游了。周日早上在集合地点集合后便乘车前往目的地——黄花溪。
在外面看,黄花溪没什么特别,山似乎不大高,树似乎也不大多,连绵的群山中裸露的那些野性的山岩还透着些胜气,寻不到茂密、记忆、厚重、沧桑的老山水风韵,当下便略觉失望。然而一进景区大门没几步,从光洁平坦的路上走过一片葱绿飒爽的竹林和绿树掩映的石屋,眼前豁然开阔,宽阔的平地那头哗哗的水声带着水汽传来,下面碧绿的湖水对岸的陡峭山崖上垂下一片高耸靓丽的瀑布。隔湖而观,雪白的水瀑洋洋洒洒从山顶一泻而下,层崖错落的岩石将充沛的水流分成大小不一的水帘,把姜黄突兀的岩石装饰的若隐若现,眼前的山水犹如一幅巨大的油画,浓郁新鲜。瀑布的右前方不远处对应的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瀑布,虽不及眼前的瀑布宽大,却也如一袭轻纱柔柔的披在少女的肩上呈现出一丝柔媚,蓝天下,群山之中,两个瀑布对着湖水遥相呼应。北方像这样山水充沛的精致实也不多见,此时隐隐觉得进入佳境了。
顺着湖边遮阳的木廊向山中走去,木廊下面的湖水中时时伴着一群群红色金色的鲤鱼聚到湖边觅食,它们自由自在的游戏追逐,身体矍铄到不时让游人发出惊叹:“瞧!那么大的金鱼!”
到达山脚是两山相交的沟壑处,迎来一渠依旧碧绿碧绿的于湖水相连的水系。逆流而上水面渐渐变窄,渐渐变清,也随山势曲折陡峭起来,当它清清的铺展在岩石上清澈的流淌的时候,终于让人觉得这是一条溪了——黄花溪。顺着山涧向上盘去,总是迎面流来美丽的山溪景色,山石铺垫,带着浪花,铺天盖地的野生植被簇拥着,它是山涧中骄傲的女儿,享尽了山岩和人们的呵护。在追溯山溪的一路上都有整洁舒适的木质栈道,沿着栈道迎溪而上虽是曲曲折折却都是平坦无余或拾级而上,期间也不乏曲径通幽的妙处,身旁不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就是清清凉凉的岩石,脚下总是潺潺的流水,初进山中九月初秋的汗水早已退的无影无踪了,不说山涧中的斑斓的景色,单湿润富氧的空气就如一座天然舒适的大空调,让人神清气爽。
山涧越来越深奥,山岩越来越陡峭,俨然已经到了一个阴暗的山谷。溪已经到了尽头,在清凉狭窄山岩耸立的山坳里,迎面而来的是通天梯,不言而喻,顺着这个梯子上去就“通天”了——到达山顶。我走到台阶旁抬头向山头的亮光望去,果然一片蓝盈盈的晴天,于是询问旁边卖东西的大姐:爬到山顶再下山还要多长时间?
“早呐,到了山顶从那边走下去,还有二十几里路那!”大姐回答。想到集合的时间,由于前半程的散漫,走完全程显然时间是不够的,我果断的决定原路返回把黄花溪的景色再游一遍,于是便松松散散的折了回去。
下山的路,轻松许多,漫步溪畔,在清澈的地段细细察看青色小虾的游荡;在遮天蔽日的绿棚下与卖山货的老乡谈谈特产;在荫蔽的岩石边小憩。一路伴着水,水伴着我,溜溜达达走到出口。
整个游览下来,有点像小一号的野三坡大峡谷,能感觉出人为修饰的痕迹流露,略有遗憾,景色、景物是需要成长的,这山水还是差些时光的积淀。但转念一想,这一天潇潇洒洒,心无一物,轻轻松松的游逛了整整一天,岂不是周末最大的收获吗?